- 技术文章
超临界CO发泡装置
2025-09-05 12:43:55 来源:森朗仪器微孔泡沫塑料制备(泡孔密度>10个/cm³)超临界赋能,微孔塑未来。森朗超临界CO发泡装置的科研突破与产业革新。在轻量化与功能化材料引领制造业变革的今天,微孔发泡塑料凭借其高比强度、超低导热系数、卓越的减震吸能特性,已成为航空航天、生物医疗、新能源等高端领域的核心材料。而实现微孔结构精准调控的关键,在于对超临界CO发泡工艺的掌控。
微孔泡沫塑料制备颠覆性技术:超临界CO发泡的核心价值,微孔发泡塑料的性能核心在于其孔径尺度(通常<10μm)与泡孔密度(>10 cells/cm³)。传统发泡工艺难以兼顾均匀性与环保性,而超临界CO技术以超临界态CO为发泡剂,突破三大壁垒:绿色安全:替代易燃易爆的化学发泡剂,CO无毒且可循环利用,契合碳中和战略;精密可控:超临界态CO兼具气体扩散性与液体溶解力,可实现聚合物/气体均质体系的精准构建,为纳米级泡孔成核奠定基础;广泛适用:覆盖PP、PTU、PVDF、PLA、POE等十余种高分子材料,尤其适用于高熔点、高结晶度材料的发泡难题。北京世纪森朗实验仪器有限公司,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依托北京化工大学国家科技园研发平台,推出超临界CO发泡高压釜系统,以工程化思维破解科研与产业转化的断层。
核心模块
技术参数
精度优势
高压反应釜
1-500L容积/30.0MPa耐压/450℃耐温
材料一体成型,抗腐蚀
温度控制系统
自研金属绝缘电加热
±0.1℃ 温控偏差
背压阀组
0~32MPa无级调节
±0.5 MPa 稳压精度
CO增压泵
40MPa恒压输出
质量流量计联动,流量误差<1%
全流程精密控制体系创新性结构设计。双级背压调控系统:前背压阀动态维持釜内压力,后背压阀精准控制泄压速率——成核密度提升30%,泡孔均匀性突破±5%偏差;特种发泡储罐:2-5000L容积配喷淋水幕结构,实现发泡颗粒的瞬时冷却定型,避免并孔塌陷;蓝宝石视窗釜(选配):耐压42MPa视窗系统,支持反应过程原位观测,为成核机制研究提供直接证据。智能化操控生态,集成PLC/DCS控制系统,实现:无人值守运行:温度/压力/转速参数自动记录,超限即时切断气源并声光报警;跨平台互联:支持电脑端远程操控与数据导出,适配Material Studio等模拟软件。
超临界CO发泡装置,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全场景赋能。科研创新加速器,工艺机制研究:利用森朗间歇发泡装置,揭示“升温法vs降压法”对PMMA泡孔结构的差异化影响;新材料验证:TPU发泡鞋底材料通过森朗CO装置实现密度降至0.25g/cm³,回弹率>65%,推动“爆米花鞋底”产业化。产业升级核心装备,航空航天:无人机翼板微孔填充件——减重40%且刚度无损;生物医疗:可控孔径PLA支架——促进细胞贴附与药物缓释;绿色包装:全降解PE微孔薄膜——缓冲性能提升3倍。森朗智造:技术底蕴与产业担当。聚合物发泡,森朗持续引领技术革新:专利壁垒:拥有A型双线密封、磁力搅拌防泄漏等多项专利技术,保障200℃/20MPa工况下的绝对安全;产学研深度融合:与华东理工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共建超临界发泡联合实验室,成果亮相2024国际聚合物发泡高峰论坛(PFPM);全周期服务:从100ml微型釜到500L工程化系统,支持定制开发与工艺包交付,缩短客户研发周期。
精密,是微观世界的尺度;可靠,是工业文明的基石。森朗超临界CO发泡装置,以±0.1℃的执着雕琢每微米泡孔结构,用20.0MPa的坚韧承载新材料梦想——从实验室的初生气泡到产业化的巨浪翻涌,我们为每一次轻量化革命提供可控、可信、可复现的支点。
上一篇:没有了下一篇:自动化工作站
-
产品搜索
-
推荐相册
-
EasyChem微型高压反应釜
36张图片 -
MC多功能反应釜
20张图片 -
全自动反应釜
23张图片
-
电子样本